联系我们CONTACT US
- 天津鑫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联系人:王经理
-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商标监测的方式
在商标行政执法以及司法保护中,判定两件商标是否相同或者近似是经常遇到的情形。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一)项和第(二)项的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构成商标侵权行为。
《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并未对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判定标准作出规定。在行政执法实践中,通常可以参照以下司法解释或意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2号)第九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9号)第八条之规定,“相同商标”或者“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是指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相比较完全相同,或者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1〕3号)第六条之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认定为“相同商标”或者“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1)改变注册商标的字体、字母大小写或者文字横竖排列,与天津商标注册之间仅有细微差别的;(2)改变注册商标的文字、字母、数字等之间的间距,不影响体现注册商标显著特征的;(3)改变注册商标颜色的;(4)其他与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2号)第九条第二款,商标近似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他人注册商标相比较,其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2号)第十条提出,认定商标相同或者近似按照以下原则进行:(1)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2)既要进行对商标的整体比对,又要进行对商标主要部分的比对,比对应当在比对对象隔离的状态下分别进行;(3)判断商标是否近似,应当考虑请求保护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0〕12号)第十六条则规定:
认定商标是否近似,既要考虑商标标志构成要素及其整体的近似程度,也要考虑相关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所使用商品的关联程度等因素,以是否容易导致混淆作为判断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大局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09〕23号)第6条曾提出:认定商品类似和商标近似要考虑请求保护的注册商标的显著程度和市场知名度,对于显著性越强和市场知名度越高的注册商标,给予其范围越宽和强度越大的保护,以激励市场竞争的优胜者,净化市场环境,遏制不正当搭车、模仿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1〕18号)第19条进一步提出:妥善处理商标近似与商标构成要素近似的关系,准确把握认定商标近似的法律尺度。认定是否构成近似商标,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通常情况下,相关商标的构成要素整体上构成近似的,可以认定为近似商标;相关商标构成要素整体上不近似,但主张权利的商标的知名度远高于被诉侵权商标的,可以比较主要部分以决定其近似与否。要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划清商业标识之间的边界与特殊情况下允许构成要素近似商标之间适当共存的关系。相关商标均具有较高知名度,或者相关商标的共存是特殊条件下形成时,认定商标近似还应根据两者的实际使用状况、使用历史、相关公众的认知状态、使用者的主观状态等因素综合判定,注意尊重已经客观形成的市场格局,防止简单地把商标构成要素近似等同于商标近似,实现经营者之间的包容性发展。
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会导致相关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产生混淆或误认,上当受骗,因此,应当承担行政责任。对于某些情节严重的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会导致相关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产生混淆或误认,上当受骗,因此,应当承担行政责任。
《商标法》第53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商标法实施条例》第52条规定:“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罚款数额为非法经营额3倍以下;非法经营额无法计算的,罚款数额为10万元以下。”对于某些情节严重的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商标法》第59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规定了三种与侵犯商标专用权相关的犯罪行为。
第一,假冒注册商标罪,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所谓的“情节严重”,根据相关解释,指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或者是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额在3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
所谓的“情节特别严重”,是指非法经营数额在2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5万元以上的;或者是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额在1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第二,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除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三,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损害了商标专用权人的商誉,抢占其市场份额,导致竞争力下降,利润减少,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关于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民事责任,《商标法》、《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千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的规定。目前,侵犯商标专用权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还可以作出罚款,收缴侵权商品、伪造的商标标识和专门用于生产侵权商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财务的民事制裁决定。下面几个问题,我们将分别对民事责任的相关重要问题予以说明。
一、先了解一下相关内容:1、商标、版权(即著作权)均属于知识产权范畴,是平等的法律权利,都受同等保护。版权包括美术作品版权,文字作品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2、商标权需要经过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方可取得,受法律保护。作品(美术、文字作品等)一经完成,无论是否发表或经版权局登记,即取得版权,受法律保护。进行版权登记的作用在于确定权利归属及作品完成时间等相关信息。3、保护期:商标权自核准注册之日起保护期为10年,期满可以续展10年,依次类推。公民作品,其发表权等权利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等权利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
二、下面回答商标是否需要进行版权登记:1、商标权与版权属于平等的法律权利,由不同的法律规范规制、不同的行政机关颁证(国家商标局、国家版权局)。某些作品既可以申请商标权,又可以申请版权,例如文字作品和美术作品。2、商标能否登记版权,或版权能否登记为商标权,答案是肯定的:(某些情况下)能。3、当商标是中文或英文,且属于独创、自创的艺术字体时,可以申请文字作品版权登记,当商标是图形时,可以申请美术作品版权登记。同样的,当版权内容是文字或图形时,可以申请商标注册。4、那么商标是否进行版权登记或者版权是否需要进行商标注册,答案也是肯定的:(某些情况下)需要且完全有必要。
(1)商标需要进行版权登记的具体原因在于:商标注册时必须按类别选定商品或服务项目,获准注册后只在核定的商品或服务项目上才能作为注册商标使用以及受到商标法保护,即他人不得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或注册相同或近似商标。而企业要想在全类别上实现商标垄断,投入巨大(9万元左右),一般的企业都不愿意进行此项投入。因此,他人在不相同或不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属于合法使用,这种情况无法通过商标权维权,此时,可以通过版权维权,即他人在任何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版权内容相同的文字或图形时,均属于版权侵权。因此,商标有必要进行版权登记保护。另外,考虑到有些商标,可以使用或企业不得不使用,但又无法成为注册商标,因此,只能通过版权登记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或者虽不能成为注册商标,可以通过特定的颜色或字体,与他人相区分,虽不能阻止他人使用相同的名字,但也可尽力阻止他人使用同样的设计。
(2)版权需要进行商标注册的具体原因在于:版权登记保护的是作品本身,不需要和具体商品服务项目相结合,不论他人以何种方式、在何种领域未经权利人许可的版权使用行为,均可构成版权侵权。但是,当他人将版权内容作为商标申请注册时,商标局只会依据商标法和在商标数据库里检索有没有相同或近似商标在先,没有相同或近似商标在先,即通过商标局审查进入公告程序,虽然版权权利人可以在公告阶段提出商标异议,但知道他人商标公告内容几乎很难做到,知道之后提出异议,又是一场财力、人力、时间的消耗,且不确定异议是否一定成功(在没有版权登记证的情况下,异议几乎很难成功)。一旦错过公告期,他人取得商标权利,再想通过撤销程序去撤销他人商标,则更是难上加难,所需要耗费的财力、人力、时间更大。与其坐等别人注册,不如主动注册。因此,文字或美术作品版权有必要进行商标注册保护。
商标监测是维护商标权利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国际商标监测,可以获悉各国与权利人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新公告商标,既可以及时阻他人不法抢注以阻碍企业的品牌发展,也可以及时阻止他人“傍名牌”以削弱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一、商标监测定义:
1、以自己注册的商标为保护对象,对商标局发布的初审商标公告进行监测。2、对某些商标的法律状态进行监测。
二、商标监测的目的:
1,发现其中与自己注册的商标近似的,可能与自己注册的商标混淆,造成消费者误认的初审公告商标,及时在公告期内对近似商标提出异议,阻止其注册。2,观察某些商标的法律状态(如同行竞争者的),还可以了解同行业其它企业的经营、发展动态,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
三、商标监测的方式:
1、通过自己不定期监控对比自己持有的商标与商标局的《商标公告》(每月四期,每期数千条)当中的商标数据,发现近似商标或对自己品牌商标可能造成影响的商标并进行异议,对自己的商标进行保护。表面上省钱,但效率低、漏洞大、监测效果差,实际风险成本高、错漏率大。2、律师事务所协助商标监测由于许多律所建立了专业的商标代理团队,对商标监测也相当的专业化,并且在专业软件的辅助下能够达到比较好的监测质量,降低风险,提高效率。3、委托国家商标局认可的大型代理组织进行监测。表面上要支付固定费用,但监测质量好、实际风险成本低、效率高。
上一篇:专利申请常见的误区
下一篇:商标申请日是如何确定的?
最新文章
- 红桥区天津商标申请误区二[ 2024-12-20 ]
- 红桥区天津商标申请误区一[ 2024-12-20 ]
- 东丽区天津商标申请流程指南[ 2024-12-20 ]
- 东丽区天津商标申请详细步骤[ 2024-12-20 ]
- 天津商标注册申请的详细指南[ 2024-12-20 ]
- 天津商标注册申请的基本要求与流程[ 2024-12-20 ]